1.  诊断
Ø   必须综合病史、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,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(病史比化验结果重要)。
2.  治疗
Ø  强调做血糖曲线的意义并强制做血糖曲线
²        确定注射频率和大概剂量
²        快速确定胰岛素量,控制血糖,更有利于暂时性糖尿病的恢复(暂时性糖尿病的病程过长,可发展为永久性糖尿病)。 
Ø  住院制作血糖曲线
²    目的是确定胰岛素注射频率和大概注射剂量(由于猫需要的胰岛素剂量个体差异极大,可能为0.2u-3u/猫),教会主人测血糖、注射胰岛素。
²    通常是注射0.25单位/kg江苏万邦精蛋白锌胰岛素,注射前和注射后每隔2小时采血测定血糖一次。
²    一旦出现低血糖,口服5-10ml5%葡萄糖,并在半小时至1小时复测一次(根据口服葡萄糖的量可判断胰岛素过量的程度)。
²    根据血糖曲线的结果,判断胰岛素的持续作用时间、胰岛素的大概剂量(猫在住院期间多数将食欲减退或不食,因此无法确定胰岛素的准确剂量)。
²    大于24小时,SID(对于我院的胰岛素不常见)。
²    胰岛素作用时间大于18小时,小于24小时时,制作曲线的剂量(曲线良好的剂量)减半并注射两次每日。
²    胰岛素作用时间大于12小时,小于18小时时,制作曲线的剂量稍减些,BID。
²    胰岛素作用时间小于12小时,TID。
²    确定注射频率和剂量后,让主人回家注射胰岛素并根据在家的血糖曲线、临床症状进行进一步调节(注:主人应在制作曲线过程中学会测血糖、胰岛素注射等操作以及低血糖紧急处理等知识,详见客户须知)。
²    主人购买血糖仪时,应购买罗康全的,其它牌的血糖仪较不准确。
Ø         长期维持治疗
²        开始治疗到合适的胰岛素剂量治疗通常需要1个月时间。
²        期间改变剂量、用药频率或换胰岛素都是常见的。
²        剂量通常是3-5天调整一次,间隔时间不能太短。
²        应常监测注射前的血糖和注射后胰岛素作用高峰的血糖,特别是变化剂量时。
²        每周或怀疑胰岛素过低或过高时可做血糖曲线。
²        要求主人记录动物体重、饮水量和排尿次数。
²        有时只要主人对治疗效果满意即可。
²        当每次注射前血糖水平均小于10mmol/L时且剂量较低时,可考虑停止注射胰岛素一天,看是否出现糖尿病恢复的情况。
²        发病前使用激素或发情的动物易出现糖尿病恢复。
Ø         饲喂量和方式
²        原则上饲喂处方粮,量参考处方粮上的体重年龄表。
²        偏胖的动物可适当减量,偏瘦的可适当加量。
²        当动物自小不食商品粮时,可用鱼肉或瘦肉过渡(尽量不要用饥饿的方法更换食物,易引发糖症酸中毒和脂肪肝,且蛋白食物对餐后血糖影响最小)。
²        通常是注射胰岛素后半小时饲喂,最好在血糖到达最低点前把规定食物喂完,但为了增加注 射时的配合度,注射后应马上给予少量食物。
Ø         运动
²        固定的适量运动,禁忌剧烈运动。
Ø         医嘱
²        在血糖未完全控制住前,随时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,甚至并发脂肪肝。
²        回家后,通常胰岛素应稍增加才能控制住血糖。
²        由于可能存在葡萄糖毒性,将来胰岛素注射量可能需要减量,甚至停止注射,因此需要注意低血糖的情况。
²        部分猫在注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,会出现血糖控制不良的情况,需增加剂量。
²        所有糖尿病动物都应绝育,因为发情期间血糖会控制不良。
²        猫血糖控制在12mmol/L,犬控制在11mmol/L即可。
1.  并发症
Ø   下泌尿道感染
²      多为大肠杆菌感染,雌性动物多发。
²      由于尿中不易出现脓细胞,因此,尿液细菌培养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(须膀胱穿刺采尿)。
Ø   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
²   这是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,但它有明显的临床表现,如对称性脱毛、腹部膨大、钙化灶(犬),猫还可能出现脆皮综合征。
Ø   胰腺炎
²   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并发症,但不易确诊。
Ø   肢端肥大症
²   多见能母犬和公猫。
²   母犬主要与卵巢生成黄体酮有关,可用绝育治疗。
²   公猫主要与肿瘤有关,不易治疗
²   主要症状是:心、肝、肾等器官肿大,头颈肿大;血糖一直控制不良(甚至胰岛素抵抗),但体重却渐进性增加。
Ø         皮炎和耳炎
8.其它
Ø         关于住院护理和日常护理工作参见相关部分。
为什么会有这些并发症??